2022年世界气象日 | 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分享
2022-03-23 10:01:12          来源:桂东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黄翊 |          浏览量:9724

2022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

早预警、早行动:

气象水文气候信息,助力防灾减灾



气象灾害是自然灾害的一种,具有分布面广且发生频繁的特点。中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气象灾害种类之多,发生频次之高、影响范围之广超过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

​世界气象组织表示,在气候变化大背景下,世界上许多地方的极端天气、气候和水事件正变得越来越频繁和强烈。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受到多种相关危害的影响。而这些危害本身也因人口增长、城市化和环境退化而不断变化。

1990—2017年中国气象灾害直接经济损失(亿元)和占GDP百分率历年变化

因此,仅仅“预测天气”已经不够了!基于影响的预报可告知公众,天气气候会产生什么影响,对拯救生命和生计至关重要。

我们经常会在电视、报纸或互联网上看到世界各地每天都会有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发生,当我们在感叹那些遭灾的人们命运不济的时候,也许并没有想到或许有一天意外事故会突然降临到自己身上。往往只有当意外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时候,我们才会突然意识到生命是如此的脆弱!

诚然,意外情况是很少出现的。即使在最有可能出现某种灾害(如泥石流、洪水)的地区,灾害也不会时常发生。因此,人们往往容易对可能出现的危险变得淡漠,不太能吸取其他地方发生的或本地曾经发生的灾害所带来的教训。在发生重大灾害时,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可能会遭到严重破坏,地方政府需要一段时间恢复,而后才能开始为公众提供有关的救援和服务。在这段时间之内,我们必须依靠自己采取自救行动,以赢得宝贵的求生时间和机会。

所以,我们要掌握有关避险自救知识及各种有效措施,以应对各种灾害突发情况。掌握了这些知识和方法,就能够减轻灾害给我们带来的伤害,甚至可以救我们一命。




热带气旋又称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的气旋性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 台风来临前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台风来临时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在我国的自然灾害中,暴雨洪涝灾害最为常见且危害范围较广,对我国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有着较大的破坏和影响。

暴雨洪涝灾害泛指指由强降水或持续降水引起的洪水灾害和雨涝灾害。洪涝灾害的形成除与降水有关外,还与地理位置、地形、土壤结构、河道的宽窄和曲度、植被以及农作物的生育期、承灾体暴露度、防洪防涝设施等有密切关系。因此在我国与暴雨有关的灾害发生具有一定的地域特征。


  • 暴雨来临前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暴雨来临时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我国高温天气强度强,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高温天气一般发生在5—9月。

高温是一种常见的气象灾害,高温灾害的发生不仅会给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带来影响,还给人们的健康造成危害,甚至危及生命。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国高温事件频繁发生,严重威胁着人们生产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 高温避险措施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雷电通常是指发生在强对流云系内的放电现象。

雷电通过直接影响(由于和雷电放电通道直接接触而产生的破坏,一般会留下十分明显的痕迹)和间接影响(由于流经雷电通道的强脉冲电流所产生的包括静电、磁感应、传导、电磁辐射等各种效应,对远离放电通道的区域内的电气系统等造成的永久性破坏或者扰乱)对其经过区域和周边几千米甚至更远范围内造成灾害。这些灾害包括严重危及飞机飞行安全、干扰无线电通信、击毁建筑物和各种设备、引发火灾,以及直接击死击伤人畜。


  • 身处室内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身处室外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雾是由无数悬浮于低空的细小水滴或冰晶组成并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km的天气现象。

霾是一种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

霾主要发生在冬季,秋季和春季发生频率相当,夏季则较少出现霾。21世纪以来,我国年霾日数显著增多。京津冀、长江中下游和珠江三角洲是霾发生较为集中的三个地区,经过多年大气污染的防治攻坚,上述区域的年霾日数有所减少,但汾渭平原的年霾日数仍维持在较高值。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责编:黄翊

来源:桂东县融媒体中心

桂东要闻
桂东要闻
热点专题
我要报料

  下载APP